一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适合场合:
1.工厂商业严重污染废水的排放 2.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
3.住宅区的污水排水站。 4.人防系统排水站
5.医院、宾馆的污水排放 6.市政工程,建筑工地
7.堪探,矿山配套附机。 8.农村沼气池农田灌溉
9.自来水厂的给水装置
二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产品特点:
1. YW型液下式无堵塞排污泵采用独特的单叶片或双叶片轮结构,大大提高了污物通过能力,能有效的通过泵口径的5倍纤维物质与直径为泵口径约50%的固体颗粒。
2.YW型液下式无堵塞排污泵机械密封采用新型硬质耐腐的碳化钨材料,同时将密封改进为双端面密封,使其长期处于油室内运行,可使泵安全连续运行8000小时以上。
3.YW无堵塞液下离心泵为立式结构,工作时泵体浸在液体中,因而很容易起动,不存在排气抽空问题,同时具有无泄漏等特点,液下深度可达0.5~7米。
4.YW无堵塞液下离心泵整体结构设计合理、噪声小、节能效果显著、检修方便。
5.YW型液下式无无堵塞排污泵接抽结构先进可靠,泵与电动机采用挠性联轴器连接,泵轴尺寸精密,保证了泵平稳运行,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。
6.能够在全扬程范围内使用,从而保证电机不会过载。
7.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备液位自动控制柜,根据所需液位变化,自动控制泵的起动与停止,不需专人看管,使用极为方便。
三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概述
长轴液下泵为立式液下式结构,工作时泵体浸在水中,液下深度可达0.5~5m,并采用独特的单叶片或双叶片叶轮结构,能有效通过泵口径5倍的纤维物质及直径为口径50%的固体颗粒。产品执行JB/T6525-92《离心式污水泵的技术条件》标准。
YW型无堵塞液下排污汞是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,结合国内水泵的使用特点而研制的新一代泵类产品,具有节能效果显著,防缠绕,无堵塞等特点,在排送固体颗粒和长纤维垃圾方面具有独特效果。该系列汞采用独特叶轮结构和新型机械密封,能有效的输送含有固体物和化学纤维,叶轮雨传统相比,该汞叶轮采用单流道式或双流道式,它类似于一截面大小相同的弯管具有非常好的过流性,配有合理的蜗室,使得该汞具有效率高,过流效果好的特点,叶轮经动静平衡试验,使汞在运行中无振动。
该泵水力性能先进,成熟,产品经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有关标准规定,产品投放市场后以其独特的功效,可靠的性能,稳定的质量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好评。
四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结构图
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五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运用说明:
起动:
1、实验起动,查看电机转向和泵需求是不是一致。
2、封闭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和压力表。
3、起动电机,并开后压力表,渐渐翻开出口管路阀门到所需方位,.直至正常运转。
泊车:
1、渐渐封闭出口闸阀,中止电动机,封闭压力表.
2、长时间泊车时,应将泵卸下,请理重装,妥善保管。
拆开:
1、封闭出液管阀门,卸掉法兰上的联合螺栓。
2、松开电机座和联接端盖螺栓,卸掉电机。
3、松开基础上固定泵的螺栓,将泵取出,以清水冲刷,为防氧化。
4、拆下底座,泵体和出液管,松开叶轮螺母,取出叶轮。
5、拆下油室,机械密封,拆下加长管,轴承座,取出加长轴。
六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维护保养
1.每次使用特别是用于较稠较粘的浆液后.应将水泵放在消水中运转数分钟.防止泵内留下沉积物.保证水泵的淸洁。液下排污泵。
2.水泵应有专人管理与使用.并定期检査水泵的电路和水泵工作是否正常。
3.在常规状态下.泵每使用300-500小时后应加注或更换油室中机油(10-30#机油).使机械密封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.提高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。
七、液下污水泵,长轴液下排污泵,200YW400-10-22故障与排除
故障现象 |
原因分析 |
排除方法 |
流量不足或不出水 |
1.叶轮旋转错误 2.阀门是否打幵和完好 3.管道叶轮被堵 4.转速过低 5.扬程过高 6.抽送介质密度较大和精度较高 7.密封圈损坏(口环处) |
1.调整叶轮旋转方向 2.检査、维修、排除 3.清理杂物 4.检查电器设备及电路 5.改泵或降低扬程 6.用水冲稀降低浓度和粘度 7.更换 |
运行不稳定或 泵不能启动 |
1.叶轮不平衡 2.轴承损坏 3.缺相 4.叶轮卡住 |
1.送制造厂调换或校正 2.更换 3.检査电路进行修复 4.排除杂物 |
电流过大 |
1.工作电压低 2.管道叶轮受阻 3.使用扬程过低 4.抽送液体的高度或粘度较高 |
1.调整工作电压 2.清理管道、叶轮堵物 3一减少流量.提高扬程 4.改变密度或粘度 |
泵有杂音或 振 动 |
1.泵轴、电机轴不同心 2.介质中有气体 3.腐蚀使泵轴不平衡 4.传动装置处嫘栓松动 5.泵轴弯曲 |
1.调整 2.降温或压 3.更换 4.紧固 5.校直或换 |